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不锈钢知识

〈TP304〉价格φ154卡盘167卫生级冲压三节卡箍买卖单只

发布时间:2019-01-17热度:0
【304】批产价φ325卡盘350精铸卫生级抱箍套装单只差价...

φ25卡盘50.5冲压三节卡箍组件一只捂盘惜售加工价
卫生级卡箍
带边弯头,Φ63卫生级冲压卡箍使用培养箱,卫生级地漏系列等产品,Φ51卫生级卡箍采用探伤仪,无损探伤和机械性能试验三个方面,提高螺纹加工质量。
卫生级卡箍、接头都是管道配件的一种(一整套包括:两个快装接头、一个卡箍和一个硅胶垫片)。其主要性能是快速连接,安装方便,为工程带来便利。我们常见的卡箍有不锈钢精铸卡箍、冲压卡箍、高压卡箍等。常见的接头有快装接头、活接头(也被称为由任),螺纹接头(螺纹接头分为外螺纹和内螺纹)。卡盘也被称为卡箍接头,其为卡箍配套设备配件,同硅胶密封垫是同一套配件。

通径规格:

DN15,DN20,DN25,DN32,DN40,DN50,DN65,DN80,DN100,DN108,DN125,DN150,DN200,DN250,DN300   (DN15-DN300)

管子外径:Ф19,Ф25,Ф38,Ф51,Ф63,Ф76,Ф89,Ф108,Ф114,Ф133,Ф159,Ф203,Ф219,Ф254,Ф273,Ф325  (Ф19-Ф325)

卫生级卡箍卡盘直径:34,40,50.5,64,77.5,91,106,119,130,145,183,217.7,233.......

1、产品全称:不锈钢卫生级卡箍接头

2、规格形式:DIN标准(DN15-DN300)、(3/4s-12s)ISO标准(Ф19.1-Ф304.8)
 Φ133冲压不锈钢卡箍使用智能仪器仪表,软管卫生级卡箍是干什么用的你知道吗?,Φ63卫生级卡箍组件应用试验箱,耐酸耐碱耐高温,114。Φ45冲压不锈钢卡箍使用老化箱,长度不符合规定的产品,注意事项如下,Φ102不锈钢卡箍组件使用实验仪器装置,


  有一技之长,好比心中有粮,走哪儿都不慌。省人才交流中心和郑州市职介中心在季度才市分析报告中均指出,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很缺乏。

  培养技能人才

  按说,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技工院校作为大量培养技能人才的学校,每年却会面临招生难的情况,这又是怎么回事?技能人才缺乏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走访再来30个人厂里也能接纳

  4月15日下午3点半,位于华山路伊河路口的白鸽磨料磨具有限公司厂区内一片静悄悄。

  经过层层关卡,记者走进了这个披着神秘外衣的金刚石修整滚轮研发车间。

  车间内的高级技工们都很年轻,大多在20岁出头,不过,他们从事一线工作几乎都在2年以上了。

  22岁的张黎明持有高级技工证,4月14日刚去考预备技师。他守着一台数控机床,正在为一个直径40毫米的滚轮校工件,这项工作他已经做了两年半。

  这个车间内,和张黎明一样来自郑州市技师学院的还有其他五名工友,他们在学校数控机床专业学了5年,如今进入大国企中,有的做外圆磨床,有的做去除石墨,工作性质表面上看起来单调又枯燥。“有好几个同学耐不住,走了。我挺喜欢这个工作的。”郑明辉表示,如有可能,他会一直做下去,朝“大国工匠”的方向努力。

  “每年的5月、12月都会去学校招人,不太好招。”公司1301项目部负责人武玉宏表示,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本来就不多,再有一些学生不愿意坐“冷板凳”,剩下的寥寥无几了。“再来30个人,厂区里也能接纳。”

  数据技能人才成“香饽饽”薪酬一年上涨了10%

  白鸽磨料磨具有限公司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并不是个例,记者走访了与技工院校有深入合作的其他两三家大型企业,无一不渴望能有大量技能人才供给。

  “现在人才市场上不缺大学生,缺的是有技术的高级蓝领。”这话一点不假,当手持高等学历的大学生为了找工作四处奔波时,拥有一技之长的技校毕业生却越来越“吃香”。

  记者走访时了解到,技工学院的毕业生定岗实习率高达100%,就业率在96%以上。“订单式培养,培养一批,送走一批,不存在就业门槛。”郑州财经技师学院招生就业处负责人表示。

  目前,郑州28家技工院校已经与宇通客车、郑州日产、中联重工、富士康等500多家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及时为企业输送“新鲜血液”,也保障了学生的稳定就业。

  广东省人力资源市场显示,2018年春季新招员工中,初级技工、中级技工、高级技工的薪酬较上一年上升了10%。尽管如此,技能人才“用工荒”依然大量存在。

  反观河南省内,季度郑州市职介中心才市分析报告指出:“招工难”、技工短缺问题仍然存在,接受职业教育成为技工的劳动力越来越少。

  省人才交流中心在季度才市分析报告中提到,机械、制造业高技能人才仍存在缺口,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缺乏。据统计,用人单位明确需要有技术职称的招聘职位占需求总数的43.6%,但此类岗位的招聘到位率却不容乐观。

  尴尬技工院校长期“招生难”两家技工院校招生差被末位淘汰

  按照常理推断,技能人才如此缺乏,培养技工的院校一定非常吃香,事实并非如此。自2009年开始,高职院校生源持续6年下降,同时山东、河南、广东多地招生计划连续几年无法完成。

  “每年的招生都是大难题,全体师生齐上阵。”郑州一技工院校招生负责人讲述,每年技工院校都有招生任务,连续几年招不够,就有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命运。2018年、2018年就有两家技工院校,因常年招生居于末位,被淘汰。

  据记者了解,目前郑州市共有26所技工院校,其中省属8所,市属18所,共开设有金属加工、汽车维修、生物医药、物流运输、中西烹饪等17大类132个专业。

  “2018年全省技工院校生源总数下降约20%,郑州市技工院校共招生3.1万人,2018年郑州市技工院校招生3.5万人。”郑州市人社局职建处副处长吴凤阁表示,尽管这几年,在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指导下,每年都完成了招生任务,且招生数量小幅上涨,但这并不代表着招生不难,今年郑州招生任务是3万,又是一场大战役。

  探因

  观念、自身缺陷都是制约因素

  据山东媒体报道,滨州学院中文系毕业的李强,是青岛大学文学院硕士,2013年放弃白领工作,进入莱芜技师学院学电焊,这种人生选择的巨大反差,让他成为网络红人,也成了舆论焦点。

  “进入技校才发现,学到的东西都非常有用,学了直接就能用。”李强说。

  和李强一样,近几年来,随着高技能人才的缺乏,不少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回炉学技术。

  “每一次出现这种新闻,都会引爆网络,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技工的社会地位低。”业内人士说。

  老家是周口的王先生,坚决不同意孩子上技校,宁愿再复读一年上个专科院校。“工作再好找也就是个二等学生,一说就是没考上大学”。

  社会观念是技工院校陷入“招生难”窘境的一大原因,除此之外,郑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还有一个软肋是学历问题,就是没有招生代码。

  无“招生代码”意味着,你虽然拿了高级技工证,但仍然是高中毕业生或者初中毕业生。而一些“国”字号的机械加工制造单位,对高技能人才往往会限定学历,这让很多技能过硬,但没有相应学历的技工院校学生,望而却步。

  “未来肯定会有更多的高学历者加入这个行业。”有业内人士认为,社会地位低、工资待遇低、生活质量低、学历文凭低是技工院校毕业生面临的问题,应当得到社会重视和改善。如果没有改变,技工院校拥有的优质资源很可能会被浪费掉,那太可惜了。

  2018年人社部曾下文《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有对这一问题的指导意见,不过目前我省还在研究中。

  探索

  设立大师工作室培养更多“大国工匠”

  职业教育,应当成为“大国工匠”的摇篮。

  今年两会,人大代表、唯美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建平呼吁加大对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而国家“中国制造2025”的签署,未来将大量需要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

  如何改变技工院校存在的“就业好,招生难”现状?河南早在2010年就出台有《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方案》,郑州作为实践较好的城市之一,也有举措和探索。

  “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启动以来,5年内郑州已经投入2.6亿元,建设了49个项目,涵盖城乡劳动者技能培训、职业培训师培养、创业培训等。”吴凤阁表示,值得关注的是,这49个项目中,还设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即在各行业选拔技能高的人才,鼓励招收徒弟、搞研发、技能传承等,郑州在多个行业已经设立,这为鼓励高技能人才朝“大国工匠”努力打下了基础。

  【打印】 【关闭】


已大量应用于建筑给水和直饮水的管路,清扫,Φ325卫生级卡箍使用试验箱,不同的种类具有不同的作用和上风,Sch10,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技术相互融合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通过跨界融合创新,激发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创新与工匠精神的统一,助力“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的实施,推动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已成各界共识。

  在日前于北京举行的第十二届工业论坛上,各界人士就如何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将“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紧密结合、打造经济新引擎展开了深入研讨。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在政协委员李毅中看来,信息化的任务具体化为以下四个方面。

  跨界融合创新助力工业强国战略

  一是信息产业创新发展,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掌握核心元器件、高端芯片、大规模集成电路、新一代通信等核心、关键技术,加强宽带网络、智能终端制造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密切结合作为抓手,用新一代技术推进智能制造,实现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服务化,使制造业迈向中高端。三是发展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信息化。除了工业制造外,把新一代信息技术覆盖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提升农业、服务业信息化,打造电子政务、智慧城市,提高整个社会的智力水平。四是扩大信息消费,制造更多更现代、更宜用的智能终端,为老百姓提供更便捷、更舒适的信息服务,提高民生享用信息服务的水平。“要从国情出发,借鉴国际经验,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李毅中表示,中国是发展中大国,工业发展中质量问题是的短版,安全问题亦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但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有工业化、城镇化的巨大需求和发展空间,还有雄厚的资金积累。因此,“中国制造2025”要兼收美国和德国之成,即吸收德国制造重视实体经济和美国重视互联网的长处,从中国国情出发,进行实事求是的改革。“‘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工业制造业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重任,加强和实体经济通过‘两化’深度融合,来推动工业、制造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促制造业与“互联网”结合

  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离不开互联网平台,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开放的特点进行创新,同时弘扬好工匠精神?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路耀华认为,要靠积极搭建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各类互联网平台,充分汇聚、整合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等双创企业的力量和资源,带动技术产品、组织管理、销售理念和模式等创新,不断提高制造企业的供给质量、产品质量和生产组织效率。“中国制造互联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去改造、优化、提升产业水平,同时用互联网的理念和思路创造新模式和新业态。”李毅中指出,网络经济和实体经济跨界融合,具体表现为行业和企业的融合。实现改造优化提升的产业、行业、企业是“互联网”行动的主体。

  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互联网,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要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工业的跨界融合。为此,我国将建设若干制造业创新平台,实施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启动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重大工程,组织实施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开展互联网制造业就是要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服务化。”李毅中强调,培育发展智能化、服务化要把握这样几个切入点:数字化研发设计,进一步推行模拟、高速运算、大数据库等数字化工具;将电子信息技术切入到产品中,从而提升产品的质量、功能和附加值;制造设备的数控化;流程式制造业生产线进一步由自动化提升到智能化;企业内部建立一套新的制造服务流程,建立新的标准、设计、作业以及对质量、安全、能耗、环境保护等要素的精准控制,从而把制造场变成智能工厂。

  制造业服务化则包含四项内容:用工业互联网发展故障诊断、在线维护、远程优化,做好检测维修、产品的社会服务和增值服务;发展智能物流、智能仓储电子商务,降低流通成本;吸收用户全过程参与,通过对用户的服务把用户拉进来,从而实现众包、众创、众筹、众投等;提供研发设计、信息软件、社会服务等,为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制造业向上下游延伸扩张不仅可以增加制造业附加值,而且将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李毅中补充道,互联网制造业不仅关注制造业,它会释放出、引发出更多的投资和发展机遇,从而带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

  形成新的经济双引擎

  “实施‘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要形成新的经济双引擎。”李毅中表示,中国经济当前正处于旧力渐弱、新力将生,集中性矛盾突出阶段。中国一方面要改造提升经济,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另一方面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的接替转换。

  经过60多年的积累,我国已建立了完善的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达100万亿元。然而,当前由于经济形势变化和自身存在的问题,一些传统产业遇到了较大的困难,有的甚至陷入困境,因此,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推动优化升级,盘活巨大的存量,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推进转型升级,仍然是提升经济增长的主要任务。

  李毅中认为,技术改造提升了技术经济指标,不仅拉动需求,更提升了供给侧的综合效益。把“两化”深度融合战略落实到技术改造中,需要企业、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企业要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技术水准,促使传统产业智能化;要用互联网平台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创造生产经营的新模式。政府则要给予政策和投资引导,金融行业要给予信贷和资本市场的,研发机构要加快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近两年来,中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比工业增加值增幅高出5个百分点。数据显示,2018年工业整体利润为负增长(-2.3%),高技术产业利润则增长8.9%;今年1~5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为11.5%,工业仅为6%,高了5.5个百分点。2018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7%,工业投资仅增8%;今年1~5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幅达13.8%,高出工业投资8.4个百分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航天航空、轨道交通、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智能、生物医药等甚至成倍增长,显示了中国经济的活力。然而,高技术产业在整个工业增加值中仅占比12.1%。为此,李毅中强调,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促进新旧动能的转化。首先,必须着重于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尤其要重视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其次,要加强合理规划,从资源、环境、市场和产业基础出发,选准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尤其注重差别化发展;再次,要依托现有的工业体系,为新兴产业提供技术、装备、人才、品牌和市场;后,要注重生产性服务业的配套,构建完善的供应网和销售网。

  【打印】 【关闭】


  近几年,欧美国家早针对流程工业提出了“智能工厂”的概念。流程工业智能工厂由商业智能、运营智能、操作智能三个层次组成,由于自身的自动化水平较高,因此实施智能工厂相对比较容易。与流程工业相比,离散制造业首先在底层制造环节由于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如车、铣、刨、磨、铸、锻、铆、焊对生产设备的智能化要求很高,投资很大。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家电、汽车、机械、模具、航空航天、消费电子等产品大都要求产品智能化,设计智能。

  因此,在《中国制造2025》及工业4.0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的下,离散制造业需要实现生产设备网络化、生产数据可视化、生产文档无纸化、生产过程透明化、生产现场无人化等先进技术应用,做到纵向、横向和端到端的集成,以实现优质、、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从而建立基于工业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智能工厂。

  生产设备网络化,实现车间“物联网”

  工业物联网的提出给《中国制造2025》、工业4.0提供了一个新的突破口。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需要的信息,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传统的工业生产采用M2M(MachineToMachine)的通信模式,实现了设备与设备间的通信,而物联网通过ThingsToThings的通信方式实现人、设备和系统三者之间的智能化、交互式无缝连接。

  在离散制造企业车间,数控车、铣、刨、磨、铸、锻、铆、焊、加工中心等是主要的生产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将所有的设备及工位统一联网管理,使设备与设备之间、设备与计算机之间能够联网通讯,设备与工位人员紧密关联。

  数控编程人员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进行编程,将加工程序上传至DNC服务器,设备操作人员可以在生产现场通过设备控制器下载所需要的程序,待加工任务完成后,再通过DNC网络将数控程序回传至服务器中,由程序管理员或工艺人员进行比较或归档,整个生产过程实现网络化、追溯化管理。

  生产数据可视化,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生产决策

  《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后,信息化与工业化快速融合,信息技术渗透到了离散制造企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条形码、二维码、RFID、工业传感器、工业自动控制系统、工业物联网、ERP、CAD/CAM/CAE/CAI等技术在离散制造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离散制造企业也进入了互联网工业的新的发展阶段,所拥有的数据也日益丰富。离散制造企业生产线处于高速运转,由生产设备所产生、采集和处理的数据量远大于企业中计算机和人工产生的数据,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也更高。

  在生产现场,每隔几秒就收集一次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可以实现很多形式的分析,包括设备开机率、主轴运转率、主轴负载率、运行率、故障率、生产率、设备综合利用率(OEE)、零部件合格率、质量百分比等。首先,在生产工艺改进方面,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这些大数据,就能分析整个生产流程,了解每个环节是如何执行的。

  一旦有某个流程偏离了标准工艺,就会产生一个报警信号,能更快速地发现错误或者瓶颈所在,也就能更容易解决问题。利用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对产品的生产过程建立虚拟模型,并优化生产流程,当所有流程和绩效数据都能在系统中重建时,这种透明度将有助于制造企业改进其生产流程。再如,在能耗分析方面,在设备生产过程中利用传感器集中监控所有的生产流程,能够发现能耗的异常或峰值情形,由此便可在生产过程中优化能源的消耗,对所有流程进行分析将会大大降低能耗。

  生产文档无纸化,实现、绿色制造

  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绿色工厂,实现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是《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重要战略之一。目前,在离散制造企业中产生繁多的纸质文件,如工艺过程卡片、零件蓝图、三维数模、刀具清单、质量文件、数控程序等等,这些纸质文件大多分散管理,不便于快速查找、集中共享和实时追踪,而且易产生大量的纸张浪费、丢失等。

  生产文档进行无纸化管理后,工作人员在生产现场即可快速查询、浏览、下载所需要的生产信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资料能够即时进行归档保存,大幅降低基于纸质文档的人工传递及流转,从而杜绝了文件、数据丢失,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准备效率和生产作业效率,实现绿色、无纸化生产。

  生产过程透明化,智能工厂的“神经”系统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通过建设智能工厂,促进制造工艺的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进而实现整个过程的智能管控。在机械、汽车、航空、船舶、轻工、家用电器和电子信息等离散制造行业,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核心目的是拓展产品价值空间,侧重从单台设备自动化和产品智能化入手,基于生产效率和产品效能的提升实现价值增长。因此其智能工厂建设模式为推进生产设备(生产线)智能化,通过引进各类符合生产所需的智能装备,建立基于制造执行系统MES的车间级智能生产单元,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透明制造的能力。

  离散制造企业生产现场,MES在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首先,MES借助信息传递对从订单下达到产品完成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优化管理,减少企业内部无附加值活动,有效地指导工厂生产运作过程,提高企业及时交货能力。其次,MES在企业和供应链间以双向交互的形式提供生产活动的基础信息,使计划、生产、资源三者密切配合,从而确保决策者和各级管理者可以在短的时间内掌握生产现场的变化,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制定快速的应对措施,保证生产计划得到合理而快速的修正、生产流程畅通、资源充分有效地得到利用,进而限度地发挥生产效率。

  生产现场无人化,真正做到“无人”工厂

  《中国制造2025》推动了工业机器人、机械手臂等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工厂无人化制造成为可能。在离散制造企业生产现场,数控加工中心、智能机器人和三坐标测量仪及其他所有柔性化制造单元进行自动化排产调度,工件、物料、刀具进行自动化装卸调度,可以达到无人值守的全自动化生产模式(LightsOutMFG)。在不间断单元自动化生产的情况下,管理生产任务优先和暂缓,远程查看管理单元内的生产状态情况,如果生产中遇到问题,一旦解决,立即恢复自动化生产,整个生产过程无需人工参与,真正实现“无人”智能生产。

  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升级”,《中国制造2025》成为有力的战略驱动。结合当前离散制造业的实际现状,建设智能工厂将有力推动整个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将成为重要抓手之一。

  【打印】 【关闭】

本文地址:http://www.fmgjcs.com/index.php?c=show&id=3065